隨著資產規模差距不斷縮小,華夏基金與追趕者易方達、嘉實之間的纏斗也愈加激烈。尤其是易方達基金,隨著雙方陸續推出類似的產品,彼此渠道、品牌之間的拼殺有望達到白熱化程度。
據天相投顧的統計數據,截至今年中期,華夏基金的規模為1997.43億元,而排名第二的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規模分別為1578.47億元、1551.93億元,華夏距離追趕者的差距約為400億元。
從目前證監會披露的基金產品募集申請表來看,這三家基金公司都上報了一系列產品,有望在下半年進入發行市場。其中,華夏基金表現最猛,累計上報了9只產品,是目前各基金公司上報產品最多者。易方達基金上報5只產品,而嘉實基金僅有3只。
華夏基金申報的產品中,有5只均為行業ETF產品,為了規避同類產品上述數量不得超過3只的規定,華夏上報的這5只產品均選擇申報為發起式基金。
而早在今年6月期間,易方達基金就與上交所共同舉辦了一次研討會,并公開宣布正計劃陸續推出一系列行業ETF產品,覆蓋多個行業。雖然華夏基金目前在產品申報上暫時領先,但一旦易方達基金同時推出多只行業ETF,很可能將在產品數量上直接超越華夏。
這也同時意味著,除了目前兩者正在激烈展開的港股ETF的發行之外,兩者還將有望在行業ETF上展開新的交鋒。和此次港股ETF一樣,交鋒的內容除了兩家的渠道銷售能力和品牌增益之外,所選擇的行業標的也將成為制勝的關鍵。
兩家基金公司均選擇與上交所合作。不過,在華夏基金暫停發售新產品的兩年內,易方達基金一直致力于發行指數化產品。截至去年末,易方達旗下已有8只指數產品,總規模達到532.14億元,是當時指數基金規模最大的公司。而華夏基金目前僅有3只指數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同時發行港股ETF以及有望同時上報行業ETF之外,華夏和易方達其余的產品均為債券及短期理財等固定收益類產品。其中,易方達共上報了兩只短期理財基金、兩只債券指數基金,而華夏則上報了一只短期理財基金、一只債券QDII基金和一只信用債基金。
除了在ETF類產品上數次交鋒之外,華夏、易方達,以及嘉實基金均上報了短期理財產品,在短期理財熱度不退的情況下,下半年這三家大型公司的產品銷售結果如何,或將對其規模排名的變更,尤其是差距極小的嘉實和易方達之間的排名具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