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丁寧
日前,在由《上海證券報》主辦的第九屆“金基金”獎評選中,建信基金管理公司榮獲2011年度“金基金?TOP公司獎”,旗下建信穩定增利債券(,申購,定投,贖回)基金榮獲“三年期金基金?債券基金獎”。建信基金投資管理部執行總監梁洪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積跬步、至千里”,取得優異成績關鍵在于建信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始終牢記“穩健”兩字。
投資策略:長期投資注重穩健
成立于2005年的建信基金經過6年多發展,公司管理規模于2011年底邁入行業第15位。2011年市場遭遇到金融危機之后最嚴峻的考驗,建信基金在這樣的環境下依靠大勢判斷,追求大概率事件的保證,努力發掘成長股的投資機會,實現了業績的穩步增長。
自成立之初,建信基金即要求投資團隊建設以及基金經理成長方面做到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公司更為看重業績的穩定性、連續性,對基金經理不施加過大的短期排名壓力,也不鼓勵基金經理為了追逐短期排名而去承擔過大的,或者不必要的風險。
梁洪昀表示,公司鼓勵對經營穩健、成長性可靠、連續性強的股票的發掘,投資決策要更多地從基本面出發,而不是過多地去進行投機性、交易性的博弈。這逐漸成為建信基金的投資風格,符合建信基金價值投資的理念。對于投資者而言,選擇能夠長期穩定保持較好投資業績的基金,可以更容易地實現預期的投資目標。
“2011年年初市場出現反彈,但我們投研團隊還是比較正確地判斷了通脹走高、貨幣從緊這一大的形勢,因此將倉位控制在比較合理的水平;另外在結構上向β值彈性比較小的品種逐漸靠攏,開始布局防守。之后,也一直保持住了清醒的頭腦,堅持正確判斷,最終在全年取得了比較理想的結果。”梁洪昀表示。
人才培養:“特種兵”模式
無論是投資長跑,還是業績的連續性,都需要強大的投研實力做后盾,保持團隊的成長性和基金經理的穩定性是每個基金公司面臨的難題。為了提高效率,有些基金公司奉行嚴酷的“叢林法則”,而建信基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團隊合作的人才儲備模式。
據梁洪昀介紹,建信基金在人才培養機制上,有點類似于“特種兵”機制。目前建信基金投研團隊規模在行業內大致屬于中等水平,在人員有限的情況下盡量提高效率就成為必須,每個人都需要成為技能全面、驍勇善戰的“特種兵”。在后續梯隊建設方面,建信基金采取了老兵帶新兵的師傅制,使新人慢慢積累經驗。投研人員之間有一定的競爭關系,但更多的是戰友關系。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共同的理念,在建信基金管路公司的企業文化之下聚在一起,共同成長進步,這有效地提高了團隊的凝聚力和穩定性。
從建信基金的整體投資風格來看,最為突出的特點即是穩健。投資和研究嚴格獨立分開:研究方面行業研究員、助理在老研究員的帶領下,大范圍實地調研,跟上市公司直接對話,了解第一手資料,然后與投研主管、基金經理做深入的交流分析;在投資方面基金經理在公司的研究平臺提供大量信息的基礎上有效發揮獨立決策能力,在投委會授權范圍作出投資決策。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建信基金從未強調明星基金經理制,但這并沒有妨礙其長期穩定優秀業績的形成。這里面的秘訣就在于每天都堅持不懈地向前跑,持續不斷地積累,終究為長期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投資回報。
業績考核目標:每年保持中上
目前的行業業績排名普遍以一年期為準,也經常會考察基金一到三年的累計收益率。某只基金可能在某一年業績非常出色,然而其他年份并不出眾,但如果算兩三年的總收益,又還可以。從投資者角度出發,有可能在基金表現特別好的一年買入賺了大錢,也有可能在特別差的一年買入虧了不少,梁洪昀認為,平均業績并不是一個很好的標準,建信基金更看重長期表現和業績的穩定性。
“董事會對我們的要求是每年業績都要達到中等略偏上的水平,就是穩定在行業平均水平之上。單獨看一年,這個目標不算太高,但是如果想要每年都保持,就非常之難了。簡單按照概率推算,如果連續三年都在前1/2,那累計相乘,概率應該只有12.5%。”
對于2012年全年的市場前景,梁洪昀認為今年市場表現會比較平淡。從流動性上看,去年風險集中釋放,今年政策會相對放松,市場也會有個估值修復過程,對全年走勢謹慎樂觀。中國經濟轉型不是一蹴而就,期間會有很多陣痛期。今年市場應該是一個上有頂、下有底的情形。實際上這幾年市場一直處于一個震蕩調整、尋找新的平衡點的階段,在這樣的情況下,倉位控制和持倉結構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