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終場哨響,公募基金業績浮出水面。主動型股票基金表現突出,以20.94%平均業績,在所有基金類別中領跑。根據海通金融產品研究報告顯示,截止到9月30,各類型基金今年以來業績均取得正收益。其中,主動股票型基金年內收益率為20.94%,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貨幣性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凈值增長率分別為3.53%、14.46%、2.76%和3.44%,從整體表現來看,主動股基以壓倒性的優勢領跑公募基金。
而主動股基之間的比拼中,匯豐晉信與景順長城兩家基金公司表現最為搶眼。在海通數據排名的業績十強中,兩者旗下產品各占兩元,其中景順長城為復制基金,匯豐晉信則是兩只不同的主題類基金,匯豐科技先鋒以70.73%凈值增長率,位列326只同類主動開放式基金第5名,匯豐低碳先鋒則以65.59%的凈值增長率,在326只同類主動開放式基金中排名第7。此外,中郵、銀河和農銀匯理等6家基金公司各有1只產品躋身十強。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今年以來市場表現嚴重分化,截止9月30日,上證綜指年內在震蕩中下跌4%,而創業板指數同期漲幅超過91.62%,在這樣的結構性行情中,基金能否敏銳察覺到股市的分化行情,抓住成長股的上漲機會,成為決定其業績的重要因素。
觀察匯豐晉信科技先鋒等表現優異的基金發現,這些產品均對成長股有較好的把握。根據公開披露的二季報顯示,匯豐晉信科技先鋒、低碳先鋒早在二季度就布局了創業板的投資,并成功潛伏于華誼兄弟、華策影視等創業板牛股。數據顯示,截止9月30日,上述兩只股票年內漲幅分別達452.34%和263.25%,而這些成長股的表現也對重倉的基金貢獻了較多凈值。
事實上,從總體來看,在今年震蕩的市場環境中,主動型股票基金不僅領跑公募產品,在與其他權益投資品的比拼中,其表現仍然處于領先位置。
券商資管產品方面,根據眾祿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在納入統計257只權益類集合理財產品,前三個季度平均收益為7.23%。同時,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截止9月30日,已公布業績的非結構化陽光私募產品年內預計平均回報率為11%。上述兩者表現遠低于公募主動管理股基逾20%的收益率。因此,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主動股基,特別是像匯豐晉信等表現優異的產品,在市場中更具投資價值。
對于未來的投資,匯豐晉信基金在最新發布的四季度投資策略中指出,中國經濟和股市的底部已經確立,未來投資將以精選成長股為主,并積極關注處于估值低點的傳統行業的投資機會。從行業角度來看,該公司將繼續重點關注消費服務和新興產業,同時也關注供應收縮、需求回升所帶來的傳統產業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