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基金趙煒
春節回家,爸爸高興地告訴我,國家連續第5年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這筆錢節前已經到賬了。但隨即他又犯了愁,收入提高,短期內又沒有超額的支出需要,錢存在銀行里利息不高,該如何打理自己的收入呢?
事實上,中國的老年人群體一直有著比較強烈的理財需求。
前些年每次發行新的國債,大清早總有老年人帶著凳子水杯去銀行門口排隊;后來股市發展了,我們總能在交易所營業廳業看到“銀發一族”;近兩年各地金融博覽會上,老年群體活躍在各個基金公司的展臺上。由于不少老年人退休后有一定的積蓄,每月有固定的養老金收入,基本醫療也能夠得到保障,因此,他們的理財需求應該得到重視和合理引導。
老年人理財有著很多突出的特點。首先,老年人理財必須充分重視資產的安全性。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從資產的角度講,老年人的收入一般增長幅度不大,而支出需求卻有可能隨時增加,一旦投資出現虧損,會影響到生活質量;從心理的角度講,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弱,投資虧損可能對老年人的健康不利。因此,我們建議老年人理財要穩字優先,首選風險較低的投資品種。
其次,老年人理財也要重視流動性。老年人的意外支出需求,尤其是醫療需求可能增加,持有相當數量的高流動性資產,才能保證在有需要的時候從容不迫。
最后,老年人理財也要兼顧到一定的收益性。對于暫時無需動用的資產,適當投資于股票及基金,賺取一定的收益,提高日常養老和醫療的保障能力,是老年人理財的主要目標之一。由于股票市場風險較高,變動劇烈,且要求較高的專業知識,我們建議老年人可配置部分基金產品,如風險與收益適中的債券基金、風險較低的貨幣基金等。另外,通過定期定投的方式介入部分高風險基金產品,通過分散投資時點、攤低投資成本來降低風險,實現穩定收益,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之,老年人理財更要保持一種快樂平穩的心態。在保證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以追求穩妥收益為主,保證資產安全,才能讓老年生活更加豐富和充實。
(責任編輯:范曉勇)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