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基金業績差決定換將,可新上任的基金經理卻比被替換掉的基金經理的業績還要差,而且還是“一拖二”,華安基金的一紙“換將”公告似乎將其人才之困暴露無遺。
昨日華安基金公告稱,該公司旗下的華安行業輪動基金基金經理沈雪峰因個人原因離任,新任吳豐樹為基金經理。據了解,沈雪峰為基金行業為數不多的女性股票型基金經理,不過其擔任該基金基金經理以來,業績似乎并不是太好。數據顯示,沈雪峰自2010年5月開始擔任該基金基金經理,任職期間回報為-12.23%,而同類基金的平均回報為-9.73%。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基金經理離任有可能是自身原因,但也不排除是因業績不佳。
如果說前者因業績不佳離任,那么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新換的基金經理業績似乎更加糟糕。同時此次的基金經理變更,也就意味著吳豐樹將成為“一拖二”的純股票型基金經理。數據顯示,吳豐樹自2011年7月開始擔任華安核心基金經理,其任期回報為-20.52%。據了解,吳豐樹曾在中金公司擔任研究員、華寶興業基金擔任基金經理,2011年3月加入華安基金。
事實上,“一拖二”管理股票型基金在華安基金并不少見,有的甚至是“一拖三”。根據記者的調查,該公司旗下的另一位女性基金經理陳俏宇就管理著兩只股票型基金加一只封閉式基金。數據顯示,陳俏宇目前管理的基金分別是華安升級基金、華安核心優選基金和基金安信(),它們任職期間的回報分別是-23.13%、-18.7%和22.87%。
除此之外,記者還發現該公司旗下的9名股票型基金經理,有7名管理著兩只或兩只以上偏股型基金。同時該公司甚至還誕生過基金經理“一拖七”的歷史紀錄。
對此,有業內人士質疑華安基金是否已經面臨無人可用的境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表示,目前基金行業人才缺乏已經是共識,股票型基金經理和債券型基金經理緊缺是正常的情況,不過該公司一拖多情況較多的可能是同時管理著多只被動型基金,而股票型基金一拖多很有可能是和其他人共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