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把握政策導向是價值投資的重中之重,低碳環保為當前的投資提供了新主題。”海富通中證內地低碳指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劉瓔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低碳環保作為七大新興產業之首,在中國經濟轉型中將發揮較大的作用;在“十二五”規劃的扶持及各項資本利好政策的推動下,今年有望成為低碳環保行業的受益元年。
劉瓔分析稱,去年10月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18次提到“節能”;前不久,國家陸續發布了《中央財政清潔生產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太陽能發電與風電專項規劃》、《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等多項具體實施細則文件,“一系列的利好因素為低碳主題投資奠定了根基”。
她認為,低碳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將進入高景氣周期。這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投資加速增長,大量的基礎建設投資拉動了高耗能產業的增長,中國的產業結構在“十一五”期間還未得到很好調整,中國的低碳投資還將繼續高速增長;二是低碳產業的第一梯隊正在形成,目前低碳板塊有數十家企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會逐漸脫穎而出;三是技術進步顯著,太陽能、智能電網、污水處理等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將逐漸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低碳板塊的估值相對于大盤溢價1.5倍,處于一年以來的低位(1.4―1.8倍),具有一定的安全邊際。以海富通跟蹤的中證內地低碳主題指數為例,目前該指數在800點附近,已經處于歷史底部區域。根據機構預測,中證低碳經濟基金指數未來兩年的凈利潤增長會保持在20%以上,并且高于滬深300指數增長的利潤。
此外,海富通基金高級投資顧問謝淳淇稱,目前我國已經進入節能環保階段,核電、風電、水電等對空氣污染比較小的行業以及醫藥水準、食品安全、高速鐵路建設等未來存在著投資契機。從行業來看,清潔能源、能源轉換、清潔生產和廢物處理這四大板塊潛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