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季報披露的結束,基金最終行業分布情況塵埃落定。
《證券日報》基金周刊統計顯示,制造業仍為基金熱衷追捧的行業,基金對該行業超配比例在證監會分類的23大行業中最高;與年中相比,基金超配與低配的前三大行業中,各行業均穩守“陣地”,唯獨房地產業被醫藥生物制品行業“擠兌”,由年中時基金超配的第三大行業滑落至三季度超配的第四大行業。
而超配與低配的前三大行業,基金在三季度均有所增加超配與低配的力度,超配行業的相對標準行業配置比例有所增加,而低配行業的相對標準行業配置比例均有所減少。不過,面對最超配的制造業與最低配的采掘業,基金公司之間也有所分歧,前者只有東方基金公司和萬家基金公司對此低配,后者則有東吳基金公司“特立獨行”,對采掘業進行超配。
醫藥生物制品擠掉房地產成超配第三
《證券日報》基金周刊根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顯示,基金整體在三季度共超配11個行業,低配12個行業。三季度基金整體超配的前三大行業依次是制造業、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制品,相對標準行業配置比例分別為12.03%、6.43%、5.33%,同時,低配的前三大行業依次是采掘業、金融保險業、金屬非金屬業。相對標準行業配置比例依次為-12.98%、-8.11%、-2.19%。
與基金中報相比,低配的前三大行業并無變化,而超配的前三大行業中,醫藥生物制品“擠兌”掉房地產業成為基金三季度超配的第三大行業,房地產業則屈居超配第四大行業的位置。
而年中時基金超配制造業、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制品的比例分別為10.27%、5.72%、4.10%,三季度基金更加重了對該三行業的配置力度,相對標準行業配置比例分別增加了1.76個百分點、0.71個百分點、1.23個百分點;而低配的三大行業雖然位次較年中時未有變化,但是低配比例也增加,采掘業、金融保險業、金屬非金屬行業分別增加了0.49個百分點、0.88個百分點、0.04個百分點。
此外,三季度除上述超配的三大行業外,基金還超配的行業有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信息技術業、機械設備儀表、批發和零售貿易、電子行業、建筑業、傳播與文化產業;低配的行業還有木材家具、紡織服裝皮毛、農林牧漁業、其他制造業、石油化學塑膠塑料、造紙印刷、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綜合類、交通運輸倉儲業。
相關專題:
透視基金公司2012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