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日本發生有史以來最強烈的地震,地震級度被修訂為黎克特制九級,從經濟的角度看,日本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將會涌至環球匯市、期市及股市等多個層面。其中,市場普遍估計,大地震過后的日圓將會呈現先強后弱的走勢。香港商報記者蘇尚
龐大資金回流提振日圓
上周五大地震消息傳出后,市場的實時反應是拋售日圓,令日圓兌美元曾跌0.6%,但市場驚魂安定過后,轉為認為日資險商需要大舉撤資返國,刺激日圓掉頭回升,至翌日美國早段更升穿82關,高見81.66,收81.84,升1.14日圓或1.4%,創去年8月以來最大單日升幅。
短線日圓看升的理由包括,預料重建及保險賠償將會引導大量資金回流日本。日本央行(BOJ)日前宣布,向銀行系統注入15萬億日圓以應付龐大的資金需求,另外,BOJ于昨天議息后宣布維持隔夜利率于0至0.1厘,而資產購買規模上限則調高到10萬億日圓。
理由還有:地震后的日本企業可能會將資金「班師回朝」;3月底是日本企業作年結之時,日圓及日圓國債會回流;同時不排除日本央行會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包括增加部分資產的購買規模。經濟久積弱日圓難強勢
中長線而言,市場普遍認為,日本疲弱的經濟基本面難以支持強日圓的局面,據道瓊斯通訊社的調查指出,7位東京交易員認為匯率在80日圓上方獲得底部支撐,一旦匯率跌破80日圓的關口,日本央行可能出手干預的機會增強;同時,日本核電站發生爆炸,令市場憂慮日本經濟的發展遠景。
至于資金回流之說,野村貨幣研究部董事總經理JensNordvig指出,日資財險公司集中投資本國資產,當地壽險公司雖然廣泛涉獵海外市場,但很大部分資產料已作圓匯對沖,比例料達80%,遠高于1995年時僅30%,預期日本保險業今趟撤資回國對圓匯影響相較輕微。95年日圓曾連漲3個月
當前的問題有兩個,其一,什么時候會是日圓由強轉弱的轉折點?看看過往經驗,神戶大地震后日圓走勢先強后弱。神戶大地震發生于1995年1月17日,當時美元兌日圓報98.45日圓,惟大地震發生后,日圓展開長達3個月的升勢,在當年4月份創下歷史紀錄1美元兌79.75日圓的高位,漲幅近24%。及后圓匯展開3年跌浪。
其二,日圓由強轉弱的阻力位為何?恒生投資服務首席分析員溫灼培認為,日本經濟積弱多時,加上天災打擊,日圓長遠會轉弱。同時,日本政府過往多次在圓匯升至約80.50兌一美元時出手沽日圓,因而預料日圓難以升穿80水平。
據外電綜合匯市交易商數據顯示,市場預料本周美元兌日圓將會徘徊于80.5至83日圓區間,并將80日圓視為日本政府的「底線」,倘若日圓升至這個水平,將有可能觸發日本央行入市干預。去年9月份日央行曾于日圓漲至82.87日圓水平入市,沽售約2萬億日圓,為6年半首次干預匯市。
(責任編輯:賈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