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御銀股份(行情,問診)稱,擬與廣州市其他民營企業嘗試聯合設立民營銀行。隨即,該股開盤便封上漲停。當日,民營銀行板塊繼續爆發,早盤中關村(行情,問診)封上漲停。至下午收盤,該板塊漲幅稍有回落,平均漲幅2.36%。
而剛剛過去的9月,包括國民銀行、蘇寧銀行等在內,國家工商總局共核準了5家涉及銀行的企業名稱。這些獲得名稱核準的民營銀行,未來還需直面銀監會、央行等一系列審批與核準。
雖然首單民營銀行花落誰家尚不明朗,但在這股搶灘民營銀行的浪潮中,上市公司的身影頻現。不過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未來民營銀行很可能享受不到之前高利潤時代的利好環境,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其將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此外,上市公司能否保證銀行資本充足率,仍屬未知數。
急速布局
9月底,國民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名稱獲核準,成為當月第5家獲得名稱預先核準的民營銀行。至此,今年以來,國家工商總局已核準10家涉及銀行的企業名稱,民營銀行放開全面提速。
此前,格力電器(行情,問診)、保齡寶(行情,問診)等一批上市公司已經加入籌建銀行的大軍中。而目前已被核準的民營銀行名稱,包括中聯銀行、錫商銀行、中儲銀行以及國融銀行等,這些銀行的股東背景尚不明晰。但對于一些上市公司來說,在民營銀行等金融領域的布局卻非常高調。
從9月來看,紅豆股份(行情,問診)、蘇寧云商(行情,問診)等參與爭奪民營銀行牌照的上市公司,股價均大幅上漲。據了解,蘇寧云商從8月23日確認發起設立銀行起,至9月30日,股價已由7.64元上漲至12.85元高點,漲幅高達70%。20多個交易日內,其市值便激增400多億元。
隨著蘇寧云商、格力電器等展開籌建銀行的競賽,其他概念股如新湖中寶(行情,問診)、金發科技(行情,問診)等,在二級市場也集體走牛。
據導報記者了解,我國金融改革不斷推進,監管層已提出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受此影響,民營銀行籌建進度明顯提速。
對此,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曾剛謹慎表示,“目前有關部門對于試點民營銀行的相關政策仍在商榷和推進之中,相關條例和細則還沒有出來。目前市場能進入多少家、是否將給原本銀行業帶來競爭等,還存有很大不確定性。”
跡象來看,民營銀行的企業名稱相繼獲得預先核準,成為市場預熱的催化劑,或預示著民營銀行政策細則出臺在即。
伴生風險
Wind數據顯示,目前有近400家上市公司持有非上市銀行股權,投資金額合計773.95億元。其中多家公司持有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等機構的股權。
尤其是隨著行業改革破冰,面對這樣一個高回報率的行業,不少上市公司、民營企業紛紛加入到申請創辦民營銀行的大軍中,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上、廣和蘇浙一帶。知名經濟學者王連洲[微博]表示,相對于實體經濟的改革,國內金融改革已到了推進市場化改革的重要階段。設立民營銀行有利于打破大型銀行對市場的壟斷,更好滿足中小企業和農村地區的發展需求。
“金融業務是上市公司供應鏈環節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上市公司積極申請銀行牌照,肯定有著戰略考量。”一家參與籌建民營銀行的上市公司的高管對導報記者直言。然而,“奶酪”雖然美味,風險同樣伴生其間。
盡管監管層頻頻釋放積極信號,但如何推動約束民營銀行運行的相關法律法規盡快落地,建立健全治理結構和配套制度,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此外,民營企業進入銀行業風險正在加大。溫州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攀升,已然給銀行業的發展敲響警鐘。銀行需要有專業風險控制、投資、運營的專業人才,而這在中國是非常緊缺的。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中國銀行(行情,問診)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也指出,民營銀行亟須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和宏觀審慎監管體系,惟有如此,上市公司創辦銀行才能真正服務實體經濟。
導報記者注意到,近一個月來,民營銀行概念股成為資本市場熱點,不少概念股股價飆升,但資本炒作之嫌揮之不去。例如蘇寧云商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滑近六成,卻在近一個月內股價大漲近70%;御銀股份、中關村等也紛紛飆漲。這些概念股在二級市場上蘊含的風險已在加速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