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信托就一直被認為是風險聚集地,市場普遍認為前兩年迅猛發展的房地產信托將會在今年風險集中釋放。
不過,至少在今年房地產信托風險并沒有公開釋放,而與此同時信托業資產規模突破6萬億元,成為僅次于保險的第二大金融業態。
截至2012年三季度,信托資產從2005年的1502億增長到億,年均復合增速達到177%,同時行業凈資產收益率近些年來也穩定在12%~15%之間。
從產品來看,除了投資于二級市場的證券投資類信托以外,房地產信托是市場最為關注的焦點。據用益信托數據,今年以來(截至12月28日),房地產信托成立733只,發行量比去年減少30%。今年以來房地產信托的平均收益為10.15%,較去年10.09%略高。
今年一些信托產品也的確陸續暴露風險,比如中融信托青島凱悅計劃、中信信托青島舒斯貝爾計劃抵押物公開拍賣。
以往,業內普遍認為信托的最大優勢在于混業經營,信托一度是金融業中投資方向最為多元、產品設計最為靈活的領域,不過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極大地拓寬了證券、基金、保險等金融子行業的業務范圍,使得其資管業務與信托公司的業務之間產生了很強的替代性,信托行業面臨的競爭壓力大大增加。
國海證券()報告指出,2012年以來以增強“市場化”為目的的金融改革步伐明顯加速,以券商、基金及保險為代表的金融同業機構,被監管層賦予以類似信托公司經營方式開展同質化資產管理業務的權利,信托業制度紅利遭到嚴重削弱,更多資產管理機構從更廣、更深層面介入資產管理市場,意味著未來信托業將面臨金融同業更為激烈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