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目前A股IPO申報企業中唯一一家信托公司,中海信托的上市進展一直備受關注。然而,記者日前從消息人士處獲悉,雖然中海信托目前仍然被列于最新一期IPO申報企業名單中,但事實上,該公司已經悄然暫停了上市事項。
截至目前,重慶銀行、大連銀行均因未遞交財務自查報告已處于IPO中止審查狀態,若中海信托再遭攔截,對于滿懷上市期待的金融企業來說,無異于兜頭一盆冷水。
“除了募資規模大不易獲批、財務自查較難等自身原因外,監管層以及政策上的限制也是金融企業上市的主要障礙。”上海某大型券商投資銀行部負責人對此表示。
中海信托悄然暫停IPO
5月10日,證監會發布的最新《關于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中海信托仍然占據著上交所申報企業第一的位置,但其上市進程沒有任何新的進展,還處于初審狀態。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中海信托“是否提交財務自查報告一欄”中填寫的仍然為“否”,這也注定了中海信托離IPO之路漸行漸遠。
公開信息顯示,至5月9日,除中止審查的企業外,尚未提交自查報告的企業已寥寥無幾,只剩下中海信托、力士德工程機械和蕪湖恒升重型機床3家公司。而據記者了解,后兩家公司的自查報告主要是因中介機構的一些不可抗力的原因而推遲,現都正在抓緊完成中,其中,力士德預計本周即可提交報告。
中海信托能否上市,對于信托行業乃至整個資本市場都具有不小的意義。當去年2月1日,該公司首次出現在IPO待審企業名單中時,業內曾掀起軒然大波,其被視為是間隔18年后,信托公司IPO的“破冰”之舉。
然而,一年多時間過去了,中海信托的上市進程一直停滯不前,現今又遲遲不能提交自查報告,也未提出中止審查的申請。對于這種異于其他申報企業的狀態,近段時間,市場上一直眾說紛紜。
日前,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中海信托內部已經暫停了上市的相關事宜,且可能會撤銷申請。但對于暫停上市的原因,該知情人士不愿多說,只表示是公司從多方面考慮最終做出的決定。
昨日,記者曾就此事致電中海信托,但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士對此不置可否,稱公司暫不公開披露信息。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士認為,中海信托若中止IPO進程,直接原因或與財務自查報告難以按時提交有關。
證監會此前要求,候審IPO企業應在今年3月31日前提交財務自查報告,但是確實難以按時完成的,發行人和保薦機構可提出中止審查申請,將自查報告的上交時間拖延至5月31日。
“但對于信托公司來說,一些具體的財務信息統計起來十分困難,加上中海信托的保薦人中信證券(行情,資金,股吧,問診)以及中介機構中瑞岳華會計師事務所的手中都拿著幾十個項目,因此,即使是推遲時間到5月31日,自查報告恐怕也難以完成。”上述投行人士表示,保代保薦項目是有數量限定的,監管層對信托上市一直沒有“松口”,中海信托能否上市及何時可以上市都無預期,因此,保薦機構方面對財務自查自然也不積極。
早在2008年初,中海信托就發布了“擬在國內證券市場IPO上市”的公告,而后一直拖延至今,時間已長達5年半之久。
“五年多的夢想一朝破碎,遺憾,也無奈”,昨日,浙江一家信托公司的副總裁不無感慨地表示,中海信托若暫停上市,影響也是全行業的,會打擊其他信托公司申請上市的熱情,也意味著,信托公司至少近三五年內都無緣登陸A股市場“。
據記者了解,除中海信托外,之前,大連華信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都曾公開表示過有上市打算。
>